大班加减运算教学活动的设计
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一个数与其中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部分数的运算。幼儿学习加减运算应从学习应用题开始,而不是从抽象的数字试题开始。教师可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开展大班加减教学。
1.学习编应用题
应用题是用文字或口头叙述的方式反映生产或生活实际中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的关系,并要求得未知数量的题目。应用题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内容,它反映生产或生活的事实;二是条件,即已知数量及它与未知数量的相互关系;三是问题,即要求解答的未知数量。应用题源于生活,以人们熟悉的生活情景来表述数量关系和要求解答的数量问题,这种寓加减任务于情景中的题目,与单纯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加减式题有显著的不同,它更适合幼儿学习,也易为幼儿理解和接受。幼儿学习的应用题均为口述应用题。在加减应用题的教学中,让幼儿看三幅图讲述应用题,是幼儿开始学习加减法的一种较好的形式。因为连贯的三幅图有情景和材料,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独立思考并运用自己的特有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以下活动:
(l)解答口述应用题。教师在运用道具演示口述应用题时,幼儿则以具体、直观的材料作为工具,学习加减运算。这样可帮助幼儿了解、熟悉应用题的结构,但在学习口头解答应用题的活动中应不出现数字式题。
(2)看三幅图讲述应用题。设计和选用的三幅图,在内容上要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能够为幼儿所理解,画面简洁、明了,主题突出,能较好地反映应用题的结构。
三幅图中的第一幅图表示的是事物原有的数量,第二幅图表现的是该事物数量的变化过程(增加或是减少),第三幅图表现的则是该事物变化后的数量,而且在这幅图中直接地回答了提出的问题,并给出了未知数量。
由于三幅图形象地表达了应用题的结构和问题的答案,所以幼儿通过讲述三幅图,可以逐步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其中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三幅图的图意,不仅可以使幼儿对抽象的数字式题的含义有所理解,同时也将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另外,教师在引导幼儿看三幅图讲述应用题这一环节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引导幼儿观察三幅图。教师应向幼儿指出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让幼儿明白三幅图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应联系起来观察和思考。幼儿观察三幅图时,往往不易看懂第二幅图的图意,因为第二幅图表达的是事物的变化过程,而画面呈静止的状态,这样幼儿不易从静止的画面看出事物的变化。因此教师应重点指导幼儿观察第二幅图,从图中物体的朝向、姿势等等…来判断它处于怎样的变化过程中。例如,小猫的头朝向第一幅图,说明它跑过来了,数量是增加了;如果小猫的头背向第一幅图,则说明它跑走了,因此数量就减少了。
其次,引导幼儿讲述每幅图的图意,可帮助幼儿理解应用题所要表达的数量关系。应用题的讲述与一般的讲述是不同的,它要求幼儿每幅图用一句话清楚、简洁的表达。例如,讲述第一幅图时,教师的问题是,什么地方有几个什么?幼儿回答这一问题时,他只需将疑问词换上明确的词语就行了;在讲述第三幅图时,这幅图上物体的数量是和第一、第二幅图上的数量有关的,因此必须使用“一共”或“还剩”等词才能表达清楚第三幅图的图意,同时教师还应让幼儿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一共”,什么情况下使用“还剩”。
最后,引导幼儿用数字、符号列出数字式题,表达三幅图中的数量关系,请幼儿说出算式表达的含义。在这里,教师引导幼儿用抽象的数字式题概括三幅图的具体情节,引导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转化,从而理解加减算式的意义。
(3)看三幅图编应用题、列算式。试着将第三幅图换作问号图,引导幼儿学会提出问题,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因为他们往往自己心里知道答案而不会向别入提出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保留第三幅图,将问号图放在第三幅图(答案图)上,启发幼儿看着问号说一句话,从而使他比较容易地学会提问,如“一共有多少呢?”“还剩下几个呢?”在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将问号图拿走,让幼儿对照答案图,看自己回答得是否正确。
(4)看三幅图编应用题、选答案。在看三幅图编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可在以后的活动中设计多幅答案图,如有的答案图从数量上进行干扰,有的则从背景上进行干扰,引导幼儿在选择答案时仔细观察、辨别和思考,再从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2.学习看点图列出加减算式
在学习解答口述应用题的基础上,幼儿可以进入更为抽象的加减运算的学习阶段。点图就是介于具体和抽象两者之间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提供双色点图,引导幼儿学习看双色点图列加减法算式,或提供划去一部分点子的图,引导幼儿理解划去就表示从总数中去掉这几点,进而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由于划去的点子仍在图上,幼儿仍能看到总数的存在,这有助于他们解决减法运算的问题。
3.看实物图学加减
提供一张分类计数的实物图,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分解画面,让幼儿清楚地看出图上有些什么,一共有多少,它们有什么不同。其次,引导幼儿用特征标记和分合号记录图上5只兔子及其不同的特征。再次,用数字记录每一类兔子的确切数量,引导幼儿读一读带标记的记录图,例如5只兔子中有4只大兔子和1只小兔子。最后,引导幼儿学习用特征标记、数字和加减符号列出相应的加减算式。此外,教师也可以将加减教学安排在一次活动中进行,即将加减组成相关的四道题一起进行教学,例如5+1=6,1+5=6,6-1=5,6-5=1,将这4道题组成一个单元,引导幼儿学习加减运算,可让幼儿感知和体验到加减之间的互逆关系;感知和体验到在加法题中,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它们的和不变;数的组成、分解与数的加减之间的关系。
4.运用已有的加减经验解决问题
我们也可将10以内加减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为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反映他们对真实生活中一些场景的认识,学习运用有关加减的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理解存在的数学关系,引导幼儿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例如设计的“超市购物”系列活动,请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用这5元钱到“超市”去买两样商品,让幼儿介绍用5元钱买了两种什么商品,分别花了多少钱,再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买东西的事情比较合适。再如请幼儿用5元钱到“超市”里买一件商品,算算还剩下多少钱,或请幼儿到超市去挑选两种商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作记录,然后到“银行”去取相应数目的钱币,到超市去购买这两种商品。这些活动的设计,都是在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同时,帮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轻松愉快地体验、获取数学经验,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