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佳佳的提醒——教师疏忽的小细节
背景:
区角活动中增添了一个新游戏:小鬼超市。教师投放的材料有——超市商品广告纸、剪刀、胶水、本子若干,幼儿可以分类剪贴。为了体现层次性,我们创设了两种情境:爸爸喜欢的……,妈妈喜欢的……,我喜欢的……;零食,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其他。
实录:
我在教室里,正剪着“零食”“蔬菜”等字,佳佳开心地跑来:“李老师,你在剪什么字呀?”“我知道,这是‘零食’!”识字很多的超超帮我回答了佳佳的问题。“有什么用呢?”佳佳继续问。于是,我把我的意图简单地和佳佳说了一下。
“哦!亲爱的李老师,你干吗不在字的旁边画一幅画呢?这样我们一看就明白啦!”佳佳似有无限感慨地说……
反思:
自主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是幼儿自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材料具有暗示作用和引导作用。材料提供的好,幼儿兴趣盎然,全身心沉浸于活动和探索之中;反之,幼儿则不感兴趣,区域活动很难深入持久地开展。
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主人是孩子。
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投放。“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这一理念,已被幼教界同仁所接受。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每个区摆放什么?怎么摆?墙角如何布置?这些都与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使幼儿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同,也更加爱护。反思自己的行为,“小鬼超市”只是我在主题背景下主观设计的区域游戏,并不是幼儿提出的,也不是因为有个别幼儿的需要而引出的。也许,这一游戏也会深受孩子的喜爱,可深入研究其根本,也反映出我对区域游戏材料的提供,环境的创设与二期课改精神还有点距离,反映出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
我觉得在实践中应该这样做:材料要给幼儿留有想象的余地,当孩子在使用各类材料时仔细观察了解孩子的想法,善于找到幼儿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及时调整材料,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较充分的空间,满足www.www.hunancandle.com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在指导区域活动时,首先应对幼儿想做什么、怎么做和幼儿有可能怎样做要有心理准备,在此基础上因势力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并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区角的位置材料,使其更适合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逐步从“传授者,维持者,调解者”过度到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图文并茂——区域材料的投放具有暗示性。
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要与我们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紧紧相连,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中是区域活动的一大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图文并茂应是孩子容易接受的。试想:当我把“小鬼超市”的材料投放进去后,孩子也许会对这些操作材料很非常感兴趣,但是很陌生,一开始不知道该怎么办,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在上面乱涂乱画,乱剪乱放,情绪浮躁,影响了正常的操作与探索,显然这一些材料的提供还存在问题。如果每一种材料都需要教师解释的话,整个区域游戏就显得说教,缺乏自主性了。
材料的投放应具有暗示性,让幼儿能根据自身经验看得懂,知道怎样操作材料,使材料符合本年龄段的幼儿,同时,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发展的需要,使区域活动内容和材料也应根据幼儿的发展而变化,使区角材料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每个区域的活动内容与材料尽可能贴近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又要利于幼儿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循序渐进。
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相比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经验,使幼儿在自主、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主动学习,也是幼儿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的主要场所。活动区的材料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活动形式是让幼儿自主操作,但老师投放的材料不能随意,应在投放材料之前先预设教育目标,让孩子参与材料的投放,投放的材料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我愿我投放的区域材料能使孩子从中学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