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安全氛围的创设
在引导幼儿探究事物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的探究氛围是如此重要。瞧瞧我们对春蚕的探究吧!
一、蚕宝宝的出世
隔壁班的孩子给我们送来了一张小纸片,上面有小小的圆圆的白中带点灰的粒子,说是送给我们的蚕宝宝。顿时,聚在我身边的孩子纷纷议论起来,磊磊说:“蚕宝宝不是这样的,我见过的蚕宝宝是白白胖胖的!”伊垤说:“是的,蚕宝宝就是那一粒一粒变的!”。我意识到,围绕蚕宝宝开展的科学活动可以由此生成了。我就问:“你们知道这一粒一粒是什么?它怎么可以变成蚕宝宝呢?”洋洋说:“这是蛋,蛋要是碎了蚕宝宝就可以出来了。” 磊磊说:“蛋太硬了,蚕宝宝力气小,钻不出来”。凡凡说:“蛋要妈妈暖和一下,象鸡妈妈孵小鸡一样!”伟伟说:“它没有妈妈,但是我们可以给它盖棉被!”我听从孩子们的建议:在蚕卵上放了一些棉花,等待蚕宝宝的出世。然后我又问:“蚕宝宝出生后会是什么样呢?”孩子们进行了猜测、想象,还将自己想象的蚕宝宝画出来了。有的画得象毛毛虫、有的画得象小鸡、有的画得象雨,还有的象烟囱等....,孩子们的想象丰富极了,他们的大脑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漫长的两天过去了,孩子们终于看到了真正的蚕宝宝。他们知道了一粒一粒的原来是卵,卵的温度升高以后就会孵化出象毛毛虫一样的黑乎乎的小生命,原来这就是春蚕。
孩子们对蚕宝宝的议论代表着他们当前的认识水平,他们的议论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我觉得老师要允许孩子出错,并把这些“错”作为了解他们思维和认识水平的线索。你看孩子们将鸡妈妈孵小鸡迁移到蚕宝宝的出生,还将蚕宝宝想象成了烟囱、雨.....就是因为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直接受到其原有经验的影响,他们在探究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合乎逻辑的想法和做法,在幼儿已有经验的认识结构上却是合理的,是合乎他们自身逻辑的。
很多时候,在幼儿出错时,老师往往会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追问幼儿,但是追问会使幼儿变得谨小慎微,只敢说教师认为正确的东西,失去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宽松愉快的讨论氛围会让幼儿作出坦诚自由的回答,在争论蚕宝宝的出世中,孩子们表达出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和观点,这样的安全探究氛围会使幼儿从事实中寻找答案、探究结果。可见,允许孩子出错,这是符合《纲要》精神的。
二、蚕宝宝吃什么
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一个孩子忽然喊道:“快看,蚕宝宝在吃叶子。”大家都来看了,并对这个问题纷纷议论起来:“蚕宝宝吃的是桑叶。”“蚕宝宝吃的是菜叶。”“蚕宝宝吃的是蓖麻叶。”于是,我对孩子们说:“那我们一起来观察,找找答案吧!”
为了认识蚕宝宝的食性特点,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想,摘来各种叶子喂养蚕宝宝。在亲自喂养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蚕宝宝只吃桑叶。面对结论,磊磊依然固执地说:“我奶奶说了,有的蚕也吃菜叶和其他树叶。”我说:“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我们去找找资料吧!”
最后,我们从书上查找到:蚕可以分家蚕和番蚕,家蚕只吃桑叶;番蚕还可以吃生菜叶、蓖麻叶等。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孩子们产生了很多疑问,提出了很多问题,而这些观察中产生的所有问题和疑问,都是幼儿学习科学的起点,科学探索要依靠问题的产生和深入来不断推进。我们要为孩子们创设一种鼓励提问的氛围,使孩子们感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利提问。作为老师,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到你对他们提问的永远重视、由衷赞赏和鼓励。当我们面对一个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时,除了轻松地说:“我也不知道”外,还应该加上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支持鼓励孩子大胆提出问题,这也是符合《纲要》精神的。
三、蚕宝宝是不是闹肚子了
有一天,一个孩子发现了蚕宝宝的大便变成稀的,就吃惊地大喊起来:“快来看啊!蚕宝宝闹肚子啦!”孩子们纷纷围了上来,有的说:“不是,那是蚕宝宝的汗水。”有的说:“对啊,蚕宝宝的大便黑黑的。可那些是什么呀?”有的说:“那是蚕宝宝找不到妈妈在流眼泪。”带着孩子们的疑问,我说:“让我们一起来观察找出答案吧!”
第二天就有孩子说:“我妈妈说‘蚕宝宝是很勤劳的,它不会觉得累,也不会流汗。’”还有一个孩子说:“我奶奶说‘给蚕宝宝吃的桑叶要把上面的水擦干,否则蚕宝宝会拉出稀稀的大便来。’”为了使这个观察验证的过程更有探究价值,我进一步问:“怎样证明蚕宝宝吃了湿的桑叶会拉出稀稀的大便来?”有的孩子说:“让蚕宝宝第一天吃擦干水的桑叶,第二天吃没擦干水的桑叶就知道了。”还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蚕宝宝分成二组,一组吃擦干水的桑叶,一组吃没擦干水的桑叶,看看它们拉出的大便就知道了。”对于孩子们的建议,我都表示了赞同。很快,分组观察的孩子就发现结果了:吃了擦干水的桑叶的蚕宝宝,拉出的大便是黑黑的。而吃了没擦干水的桑叶的蚕宝宝,拉出的大便就是稀的了,颜色是乳黄色的了。分两天试验的孩子在第二天也发现了这个结果。我都给予了肯定。
幼儿的观点和兴趣常常与老师的不同,接纳和支持幼儿的观点和兴趣会使他们有安全感,产生更多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探究活动。孩子们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看到同伴的观点和经验的价值。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使孩子感到:老师关注的不www.www.hunancandle.com是活动的成败,而是观点、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价值。我们要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幼儿在每一次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有成功的体验。尤其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失败”的幼儿,我们更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培植他们乐于探究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态度和品质,接纳、尊重同伴的观点和经验,看到同伴的价值。接纳孩子不同的意见和探究方式,这更是符合《纲要》精神的。
总之,不要空洞地对孩子说“真聪明”、“真棒”,而是要让孩子们感到老师对他们每一个人探究和发现的关注、支持和鼓励,对他们每一个观点和想法的接纳和重视。《纲要》中就说:“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也就是说创设安全的探究氛围是儿童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在对蚕宝宝的探究过程中,孩子们显得非常愉悦、主动,你能说这不是“创设安全探究氛围”的结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