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传播_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发现植物的种子,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殊传播方式。 2、对种子的传播方式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加寻找秋天的远足活动。和幼儿一起收集农村比较常见的植物。(苍耳、蒲公英、刺毛球、“麻雀窝”、臭草、红菱、牛膝、蓟……) 2、多媒体课件。 3、幼儿有一定播种的经验。
评析:教师能根据幼儿园所处环境,选取乡土教材作为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活动生活化的原则。
评析:活动准备既有教具等物质材料的准备,又有知识经验的准备,活动能考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上获得发展,符合维果兹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活动过程:一、第一次探索活动,感受好玩。
1、谈话导入, 那天,我们去田野里寻找了秋天,你看见些了什么?
幼:喇叭花、菊花、蒲公英、狗尾巴草、麻雀窝…… 回来时你带了些什么? 幼:蒲公英、麻雀窝、刺毛球、臭草...... 今天他们藏在哪里?
幼:田野里 评析:当幼儿回答田野里时,(而实际上是在活动室里)教师没有作出恰当的反应,可见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倾听、及应变能力还较弱。 出示苍耳、蒲公英、麻雀窝。2、让幼儿玩苍耳、蒲公英、麻雀窝。玩过后教师提问:⑴刚才你玩了什么?
幼1:蒲公英 幼2:麻雀窝 幼3:苍耳
⑵它们长什么样呀? ⑶你是怎么玩的?
麻雀窝为什么飞起来,还有什么也飞起来了?为什么蒲公英也会飞?
为什么苍耳可以粘在头发上?
评析:“你看见些了什么?”“回来时你带了些什么?”“刚才你玩了什么?”这三个问题答案是基本相同的,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语过于罗嗦,应注意提问语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精练性。
二、第二次探索活动,发现种子。 1、引导幼儿发现种子。蒲公英、苍耳和麻雀窝的种子在哪里呀? 2、幼儿发现种子。把它们的种子找出来,每人找一粒种子,找到后放进盘子里。 3、幼儿互相交流。⑴刚才你找的是哪种植物的种子?⑵苍耳的种子藏(麻雀窝的种子长)在哪里?它们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咖啡色的,椭圆形,扁扁的……)⑶那他们的种子为什么长得这么特别呀? 4、逐步展示课件。 ⑴看第一段。谁带蒲公英去旅行?为什么风能帮它?它的种子最后怎样了? ⑵经验转移。苍耳浑www.www.hunancandle.com身长满刺,谁会帮它传播种子? ⑶看第二段。师:苍耳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教师出示相应(动物)的标志。
评析:教师原想借助于视频展示仪帮助幼儿更好地观察种子的特征,但视频仪调的颜色太暗,不清晰,反而干扰了幼儿观察,给了幼儿认识错误的认识。充分的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但在选择时应考虑到课件是为了活动服务,该课件制作较粗糙,与活动的配合不够紧密,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第三次分组探索活动。教师出示另外一些植物。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植物,他们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呢?(……)
|